资料是家谱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一部好的家谱应该是一部朴实的资料的科学汇编,成为能用于当今,传于后世的精神财富。资料性决定了资料在家谱中具有重要地位。编修新家谱必须占有丰富的资料,以起到内容完备,资料翔实,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多方面的服务。重视资料的搜集,古今中外,都有许多典型的例子。例如马克思写《资本论》就是搜集和研究了大量资料而成的,成为指导革命的不朽的经典著作。恩格斯写《自然辩证法》,拟写了搜集资料计划。我国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也是在搜集、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司马迁在《太史公序》和《报任少卿书》中曾经说:“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紬石室金匮之书”。他还亲身做了很多社会调查,占有丰富的资料,才写出了不朽名著。宋代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除了奉诏特许借阅收藏丰富的皇家“三馆”、秘闻等处的图书文献外,还广泛收集、借阅私家藏书。据司马光自己说:“遍阅旧史,旁及小说,阅牍盈积,浩如渊海。”可见,搜集资料至关重要,只有占有大量的资料,才能使谱书内容完备,资料翔实。

中国家谱有着悠久历史,重视资料的搜集工作是历代编写家谱的传统。各朝各代编修家谱都把资料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以历史事实说话,用历史的实际经历来反映家谱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早在周代,就有最著名的谱牒《世本》,是记载古代皇帝以来到春秋战国的历代帝王诸侯的世系的谱书,它依据大量的王诸大夫的谱牒资料写成。以后的皇室玉牒、民问私修的家谱,随着社会的发展,内容越来越多,家谱的范围逐渐扩大,内容丰富,都依据和记载了大量的资料。今天,编修新家谱,要发挥家谱“存史、学术、教化、凝聚”功能,为社会主义建设、繁荣学术研究、增强民族团结服务,就要搜集大量的、全面的、翔实的资料,用史实回顾过去,说明现在,展望未来,以家谱发展历史和现状,反映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更多信息请进:段氏家谱        http://www.51chapu.com/x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