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城市精神品格,为这座城市生生不息提供了力量源泉。上海市文旅局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和影响力上拿出更加有力的举措,让城市精神品格赋能文化软实力的跃升,亦是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期,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千里江山图》系列IP衍生开发成为文艺市场的热点:同名中篇评弹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同名广播剧选址邮政大楼中庭举办露天演读会,同名话剧网上出票也十分火热。“这些由文学精品孵化转化,贴近百姓的文艺新品,充满了烟火气和正能量,体现了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文化高度和人文温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说。
  ▲上海昆剧团创排的全本《牡丹亭》
  “总书记在沪深入一线视察,我们不仅倍感自豪,也要有紧迫感。”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谷好好说:“我们要自信自强、拼搏奋进,进一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申城戏曲界近来演出成绩亮眼:上海昆剧团创排的全本《牡丹亭》本年度全国巡演日前在北京收官,该剧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演出近40场;上海京剧院将携经典海派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参加中国京剧节。“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谷好好表示,不断夯实人才梯队,在剧目建设上守正创新,方能打造出更多高品质佳作,让戏曲生生不息。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辛丽丽为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备受鼓舞,“我们坚持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探索世界经典的中国演绎,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打造‘海派芭蕾’艺术体系。”近年,上芭贯彻落实“一团一策”改革方案要求,立足“海派芭蕾”加快推进“一团一品”建设,以创作为中心任务,以作品为立身之本,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积极探索国际视野下的艺术创作。眼下,全新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加紧创排,作品改编自茹志鹃同名小说,探索如何用芭蕾语汇展现烽火岁月中的人性之美。
  ▲交响诗篇《丝路颂》
  实现文化软实力新的跃升的命题,引发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的深入思考。“我们要运用交响乐的全球语汇,创作让国际社会了解上海、了解中国的好作品。”她表示,在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由上交创作并演绎的交响诗篇《丝路颂》获得很好反响,乐团将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中华传统文化等主题加强创作。近期,上交还策划了“让爱走进剧场”活动,推出《特殊人群观演服务手册》,倡议打造残疾人友好剧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细化公共文化服务,把艺术的气息带给更广泛的人群。”
  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将于12月15日至17日亮相上海大剧院。2023年,上海歌剧院创制7部大型剧目,包括3部原创剧目和4部西方经典剧目,并探索与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首度联合制作。“在与国际一流院团、顶尖艺术家的不断合作交流中,我们不仅打磨出品质精良的舞台作品,提升了国际影响力,还为青年艺术家拓展了舞台。”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赵蕾表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歌剧院将建设一支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努力为上海提升“歌剧”这张国际化名片的全球可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