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奇数据:面对APP推广路上的苦楚,敢问路在何方?
这样的传播总离不开大俗之势,净网行动逼的各家绞尽脑汁把大俗的核心用大雅的外壳包装起来,所以人的潜力无限都是被逼出来的,创意人死掉的脑细胞大约能填满危地马拉天坑。
转发有奖被过度营销玩坏了,微博的社交红利已然减弱,话语权掌握在大V、明星手里。一手人脉一手钞票,明码标价也好,人情变现也罢,靠创意引爆话题不是没可能,但这就像俄罗斯轮盘,赌几场能中,反正我不知道。
ASO服务是开放的平台,传播的边际效应更有想象空间。来看现在占用我们大量时间的微信,封闭起来的社交环境或许能带来较高的转化率,但对人的要求又极高,第一梯队传播阵容决定了能走多远。
在微博时代转发个广告相对心里负担轻,而朋友圈里对广告的排斥度那是极高的。(PO 主以及 PO 主大量的小伙伴们都坚定不移的屏蔽总卖货的,总发广告的,总发鸡汤的)
于是对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并不介意转发广告,对于乐视的“舌尖”,京东的无节操系列海报这样的创意广告,反而会非常愿意主动传播。
每个人关注点不同,有人关注好看,有人关注创意,有人关注文案,能抓住一个点让人亮瞎眼的就是好广告。
二 用户都去哪了
有一个普遍性问题:渠道的引来的量越来越小,刊例发过来的价钱却一季比一季高。点解?
聊了一圈市场,大家偶有自责说:感觉到了瓶颈期,找不到路突破。
来北京后,可以说是目的明确侵略性极强刷了一圈脸,抓了不少朋友聊和学习大家推广的思路方式。涉及领域从电商到社区,从游戏到应用,用户量级从亿级到千万级到百万级到十万级到……
千万量级以上的用户基础已奠定,日新增曲线趋于平缓,基本都在往品牌方向和商业化探索方向继续深入,活跃度成为主要关注数据。
百万以下的非常尴尬,用户基数不足以支撑商业探索,品牌运营也无法挑起引入用户的大任。新增依然是一个关注重点,都希望少花钱或不花钱,都着急的很希望用户快到碗里来。华为应用商店推广
三年过去了,用户们也从中学生升级至大学生了,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从前不知道什么好玩儿,于是去渠道排行榜上看,把那些看起来好玩的下来玩;现在更多的路径是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再去渠道搜来下载。
所以用户还在,并且盘子越来越大,只是入口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集中了。
用户去哪儿了?问问自己,你的时间现在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