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画线条是书法的主要语言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2.空间结构与整体布局是书法特有的艺术美

  (1)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指字的分间布白、经营位置,如大小、奇正、宽窄、比例等。字的造型有点类似建筑。西安大雁塔——庄重雄伟;小雁塔——基础窄、比较高,轮廓带有裙线,感觉玲珑秀美。书法也一样。不同书法家写同样的字,由于结构处理不同,感受就不同。颜真卿、王羲之同写兰花的兰,结构不同表现特点就不同。甚至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的情感下写同一个字,结构也不同。结构是说书法的空间特征。

  (2)整体布局。整体布局也称作“布白”,在多样统一中显示作品整体的和谐。看一幅字一眼看上去,黑白大效果,有气势的字,马上会感到一种气势。整体布局开头至结尾,中间书写过程是一个生命的整体。也就是“积划成字,积字成行,积行成篇”。在欣赏时要把握整体,讲究一气呵成,气脉连贯。李志敏先生书写的孟浩然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描写洞庭湖的气势。作者的表现从整体上看,字与字间安排紧密,有大气磅礴之势,对比强烈,用笔粗犷,且字的大小对比、宽窄都很鲜明,表达了书法者对洞庭湖浩瀚气势的感受。李先生的另一件作品,“山没清波里,帆在浮云中”,看上去,大的效果是轻松愉快;布局方面,字与字之间感觉舒展,中间空白很多;从字的结构看,横向扁平,横向的趋向于安静;用笔也比较细,柔和,柔中有刚。通过这些处理表现一种优美的意境。山的影子在波光里,帆似乎在云中游动。可见书法作品能通过整体布局,字的结构,用笔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这些都是书法特有的艺术美。

  (3)以墨色表现意境。墨法即书法用墨的技巧,是书法艺术形式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字本与笔,而成于墨”“肉生于墨,血生于水”,没有墨色的变化、配合,用笔效果就难以达到。字缺乏血肉,也就没有了生命。所以清包世臣说:“书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二枵艺一大关键也。”唐孙过庭说“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也点出了用墨的关键处。“燥”“润”“浓”“枯”又是矛盾的法则。用墨不可太枯,枯笔多了则燥;又不可水分太多,湿度太大会肥浊不清。杜甫诗云:“墨气淋漓幛犹湿”,就是理想的用墨。即使过许多年,也好像刚写出来的一样,精气神采不可磨灭。“不善用墨者,浓则易枯,淡则近薄,不数年问已淹淹无生气矣。”墨大致可分为浓、淡、干、湿、焦五种,但也不能过分悬殊,应在看似变化不大的墨色中,写出使人感到变化极为丰富而又保持“润”的特点,才是理想的用墨。

  汉翔少儿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少儿书法培训http://www.shufaedu.com/